汝阳: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米乐app官方
汝阳县是国家级革命老区县,是豫西伏牛山区红色文化的起源地。汝阳县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位于付店镇,包括松门、石柱、河庄、泰山、火庙、苇园、西坪村、牌路社区村等8个行政村(社区),区域面积156.02平方公里,涉及乡村人口8833人。该示范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要来源于申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和社会资金三个方向,其中申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汝阳县财政配套资金5000万元,建设主体自筹资金5000万元。
近年来,汝阳县积极打造“醉美汝阳”全域旅游品牌,建成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2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1家。先后荣获中国杜鹃名县、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现有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第三专署伊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1947年10月皮定均司令在泰山村设立九纵司令部,指挥当地的解放战争和剿匪工作,并在火庙村、石柱村建立野战医院,救治伤病员300余名。
汝阳县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以“一极一核三片区”,一极即西泰山旅游产业增长极、一核即游客集散中心。以泰山村周边龙隐景区、西泰山景区、恐龙谷漂流等优质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示范区游客集散中心、三片区即红色旅游区、中药材示范区、旅游康养度假区为轴线,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示范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重点以改善村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及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主,规划设计四类工程21个建设项目。示范区依托汝阳香菇品牌优势,引导、鼓励全镇农民发展好香菇生产。在传统种植业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桃树、猕猴桃、大樱桃、苹果为主的林果业、以观赏菊、茶菊为主的菊花种植业、以猪苓、山茱萸种植为主的中草药产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增长,形成了“香菇 菊花 林果 中草药”的核心农业产业体系。
汝阳县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示范区“项目 ”耦合运营模式,项目建设是总牵头,是着力点,其它诸多业态是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把示范区的各种业态进行深度耦合运营,统一推进建设,实现示范区乡村的全面振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示范区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其他分管县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区领导小组。深入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督导现场解决示范区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日常跟踪监测检查,及时掌握资金下达、项目开工、形象进度、竣工验收等情况,强化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和绩效管理。
在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中,该县立足革命老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红色文化等要素,围绕打造“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以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乡村康养、红色文化传承作为四大抓手,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四类工程,形成“项目 旅游”、“项目 康养”、“项目 产业”、“项目 红色”的“项目 ”耦合运营模式。在21个示范区建设项目中,谋划实施5个产业项目、8个乡村旅游项目、3个康养项目、2个红色文化传承项目以及3个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设施项目,即以1.5亿元投资的项目建设为依托和支撑,统筹推进示范区以香菇种植加工为主的“香菇 菊花 林果 中草药”特色农业产业、4a级景区西泰山旅游、大步湾露营基地休闲游、泰山村民居康养基地、火庙村民居康养基地以及泰山村皮定均司令部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承等业态相互作用、相互带动、相互转化,不断扩大和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努力打造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样本。
汝阳县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全新打造,带动区域内菌菇年产值增加值不低于2000万元,同时随着农业游、乡村游、绿色游、红色游的持续发展,带动物流配送、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在示范区周围形成一个功能齐全、以旅游服务业为中心的产业体系。这些产业游、文化游的逐步完善,增加了近3000名劳动力就业。另外,汝阳县作为洛阳市南部生态县,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示范带的发展,有力推动汝阳县及周边嵩县、鲁山、栾川等地区共同发展,让城市人与乡村人建立有效链接,使乡村与城市高度融合,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示范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实施,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汝阳县委宣传部 吴会菊 吴沛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推荐视频
- 卢旺达留学生爱吃中国妈妈包的饺子
- 惊艳!用中国传统色打开锦绣山河
- 新年迎好运!"七彩祥云"现云南大理
相关新闻
客户端下载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