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 探寻汉字起源
河南鹤壁:《诗经》新传唱 悠悠淇河变身“幸福河”-米乐app官方
淇水诗苑太白广场上,小学生在朗诵《诗经》。人民网 霍亚平摄 |
人民网鹤壁2月24日电(霍亚平)“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2月22日,初春的阳光正好,照在悠悠的淇河上,淇河岸边,桃花露出花苞,淇水诗苑太白广场上,河南鹤壁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史慧霞和儿子牛牧笛一起朗读《诗经·小雅·鹤鸣》,引得周围游玩的市民驻足欣赏。
“小的时候就在河边长大,每到假期就带孩子去淇河边走走,给他讲淇河文化、诗经文化。只有家长喜欢,孩子才能喜欢。”史慧霞说,“我儿子半岁起,我就带着他读诗,学《诗经》,去登台朗诵。”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贤士来淇河边探索诗歌文化的起点。汉字的出现,让古代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有了可流传更广的创作形式。”史慧霞说,她会继续以声音的艺术传承《诗经》里的汉字魅力。
淇河,一条被誉为从《诗经》里走出的河流,淇河很短,全长不到200公里;淇河很长,从《诗经》深处,流淌至今。位于淇河东岸的淇水诗苑,是鹤壁市紧紧围绕《诗经》中悠悠淇水的千古传唱,充分运用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综合表现形式,倾力打造的一条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态史诗文化长廊。
“目前已知《诗经·国风》的《邶》《鄘》《卫》三‘风’中直接歌咏淇河卫地人物、景物、事件的诗歌有39首,采自淇河卫地的诗歌有44篇,与淇河卫地历史人物和事件相关的诗歌有61篇。”鹤壁市朗诵协会主席樊青戈说,“文字传承有很多形式,包括书法、碑刻等,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就是通过声音口口相传。”
为了再现“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滺滺,桧楫松舟”之壮美景色,将淇河打造成“生态、文化、幸福”之河,鹤壁市结合淇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高质量打造沿淇十园,一园一品、一园一貌,将淇河诗经文化、自然美景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寓文于游、文旅结合,使之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走进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天水一色,芦苇摇曳,空中飞鸟盘旋。为了重现《诗经》美景,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从《诗经》描写淇河的39首诗歌中挑选了9首,为科普宣教休闲区的9座小岛命名,并通过种植相应植物及声光电等具象手法打造了“诗经九洲”。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位于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入口处西侧,由生命之源、地球之肾,太极之源、生态淇河等五大展厅组成,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高4米、直径1.5米的圆柱形屏幕上依次展示了世界、中国、鹤壁的湿地分布。背景墙上,由若干小型屏幕拼接出的淇河水脉,演绎了源远流长的淇河文化,令人震撼。
除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科普馆还有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别出心裁的互动答题卡、湿地漫游、湿地音乐家、人人动手造湿地等项目使科普馆更具趣味性。
步行数十米,在鹤苑,灰冠鹤、白枕鹤、丹顶鹤齐鸣,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寓意长寿的丹顶鹤或伸颈扬头或‘屈膝弯腰’。丹顶鹤的这些动作大多有明确的目的,‘鞠躬’表示友好和爱情,‘弯腰’和展翅表示怡然自得、闲适消遣,亮翅有时则表示欢快的心情。”淇河国家湿地公园鹤苑的负责人任拥军介绍,在“天网”互动区,有数十种、数百只珍禽,为大家呈现出淇河的生态美景。
更值得一提的是,对水质要求极高、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也常常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淇河上游的盘石头水库中,这种在同一地点长年或每年出现桃花水母的现象更是罕见。
2022年,生态环境部发布首批18个美丽河湖提名案例,淇河鹤壁段获此殊荣,这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入选的美丽河湖。淇河水质成为华北地区少有、海河流域唯一未受污染的河流。如今的淇河,树木葱茏、水清如玉、鱼翔浅底、百鸟争鸣,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沿岸百姓共保共享的“幸福河”。
“下一步,我们将久久为功推进淇河保护,做好水文章,打造山水相依、林水相生,城水相融、田水相嵌的全国河湖生态保护的示范典型,展现绿水青山绕、鸟飞鱼跃尽淇河盛景,让淇河的生态底色更浓更亮,让淇河文化大放异彩。”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表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