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让甲骨文“活起来” 看中华字都安阳如何将“汉字”写入人心-米乐app官方
将甲骨片一面朝上,进行360度旋转扫描,调整甲骨片位置,再扫描……经过一系列精修操作后,最终形成完整的甲骨三维模型。这是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三维工作室研究人员郭安的日常:“我们这个工作简而言之就是用科学技术给每一片甲骨实物建立一个对应的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让更多的人能一睹甲骨片的风采。”
一片甲骨惊天下,一撇一捺皆传奇。作为甲骨文发源地的河南,同时也是《说文解字》的故乡。3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滋养着中原大地上千千万万民众,他们愿意与这“一撇一捺”为伴,用自己的专业让汉字文化走进更多人心里,郭安就是其中一位。
“活起来”的甲骨文
2月17日下午,“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实验室,揭秘计算机如何解读3000年前的文字。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攻读完博士学位后,郭安成为一名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研究人员。
要保护文物,又要让更多的人一睹甲骨片的风采,是郭安选择做这行的初衷。郭安本是一名不善言辞的理工男,可提起自己的工作却停不下来:“我们对模型做剔除离群点、平滑处理等精修操作,形成高精度的数字模型。模型还可用于甲骨学研究,促进甲骨缀合、甲骨考释。”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米乐app官方首页
郭安所在的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45人,建有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平台建设的甲骨文字库包含单字4254个、字形4697个。
“‘殷契文渊’可以说是一款甲骨文输入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让甲骨文不再停留在图片上,而是像现代简笔汉字一样在网络上‘活起来’。”刘永革是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他的目标是带着自己的团队大胆创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译甲骨文,讲好甲骨文的故事。
“有文化”的家门口
2月17日晚,周末的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热闹非凡,随处可见的甲骨文装饰让人徜徉其中不愿离去。“妈妈,你看看我比划的是啥?”“是个‘大’字!”在一处立起来的甲骨片前,孩子在学着甲骨片上的字用身体摆出各种甲骨文字,家长在给孩子拍照记录的同时,猜测孩子出的“考题”。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关注的重点虽有不同,却都能从这一笔一画中收获温暖。
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以国家考古遗址及工业遗产为依托,秉承殷商文化、中原文化、近现代工业文化融入城市休闲生活新方式,打造集考古科学馆、纱厂厂史展览馆、佰年紫藤精品酒店、相州窑、《殷墟遗梦》沉浸式演出、文化艺术中心、河南非遗展厅、民国风貌街区等业态为一体的特色精品城市文化休闲小镇。
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舞蹈表演系的郝璐瑶今年21岁,是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的一名舞者。“我们每周都会表演。我刚表演的是商朝的祭祀,简单易懂的舞蹈,让来参观的孩子们一看就懂。我们还经常用身体做出各种甲骨文的造型,配以讲解,趣味的形式让更多孩子看懂甲骨文。”郝璐瑶告诉记者。
市民王先生每晚都会带孩子来小镇玩:“这里离家近,带孩子来这里认认甲骨文,再玩个休闲游戏。孩子喜欢来,这比在家里看手机强多了。我儿子经常说我们家门口‘有文化’。”
“我也是安阳人,作为‘中华字都’的孩子,能用自己的特长把安阳的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我很骄傲。”对郝璐瑶来说,文字是载体、是媒介,只有做到以文化之、以文润之,才能帮助人们更好感受文字的魅力。
夜幕之中,人声与文字交织着中华字都千百年来的容颜,也为古老的殷商文化带来时代气息。把中华文字发扬光大,人们的笑脸也将越映越美。(朱丽文/文 董蕾/视频 王晓颖/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推荐视频
- 卢旺达留学生爱吃中国妈妈包的饺子
- 惊艳!用中国传统色打开锦绣山河
- 新年迎好运!"七彩祥云"现云南大理
相关新闻
客户端下载
- 评论
- 关注